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新闻中心
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
作者:张雷生 来源:神州学人  浏览次数:3354次 更新时间:2014-02-14 09:18:30

 


 

    留学生在与留学当地社会民众以及学校师生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曾经伴随自己沿用多年的生活习俗、思维价值观、人际交往和沟通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改变在令广大留学生对当地文化充满新奇与神秘感的同时,更多的则是由于跨文化适应所带来的长时期的身心压力体验,这种跨文化交际压力体验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他们能否成功适应异国生活和顺利完成海外学业目标等方面。

    我们选取了目前在韩国高校学习和研究的中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包括语言进修生),结合长期以来对在韩中国留学生群体学习、生活期间实际“壁垒”的观察和关注,从留学生个人社会支持体系、身心状况特点,及影响他们适应和融入当地生活和文化价值体系的因素着手,自行开发编制了“在韩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涵盖8个变量,涉及留学生与同学和老师间交流、交往状况,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系统及社会网络等自变量,涵盖30个问项,55个子问题。

    问卷草稿首先选取了韩国首尔地区高校的50名中国留学生进行了预备调查,在此基础上,又与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讨论和修改,确定“在韩中国留学生社会及文化适应状况调查问卷”的最终版本,并面向全韩境内的中国留学生,完成了网络开放式问卷调查。截止到20101031日,先后收到网络调查问卷575份,有效问卷500份,问卷有效率为86.96%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在韩男女生分别占到了47%53%,独生子女高达61%,大多属于1980年代以后出生;具体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9-26岁,大多尚未结婚成家,结婚的仅占调查样本的4.6%

    目前在韩国学习和研究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尚未完成心理适应。其中针对“留学后常感到重重身心压力”的问项,仅有14.2%的被访者表示“不同意”和“很不同意”,而其余绝大多数(85.8%)表示赞成,其中27.8%的被访者表示压力主要源于“不能和韩国教授同学顺利交流”。

    另外在“对目前留学生活最不满意的方面”,和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选项就占据了前4项中的3项,分别是“缺少知心朋友,学校生活单一乏味”(23.3%)、“和教师同学及周边人不能顺利沟通交流”(13.6%)以及“与教师教授及其他同学间的人际关系紧张”(9.4%),3项汇总占46.3%

    同时,在“留学期间常感到的症状与不适”的问项中,选择“感觉一切还好无任何不适”的留学生仅为20.4%,而40.2%选择“迷茫困惑感觉不到未来前途所在”,30.3%选择“情绪不稳定,很容易起伏波动”,另有精神不振身心疲惫(28.5%)、失眠多梦睡眠质量差(26.1%)、难以忍受想放弃留学(22.0%)、胃口差消化不良(18.2%)、孤单想家(14.7%)、头疼(10.5%)等负面情绪和身体不适感的存在。

    为了进一步把握在韩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心理适应”指标,我们在研究中设置了留学生“心理适应”自我检测项目,通过对“韩国留学期间大部分时间个人身心状态的自我形象描述”来考察心理适应程度与质量水准。在13个情绪指标中,选择负面情绪指标的比例明显高于正面情绪指标和中性指标。其中,选择“忙碌”的占40.2%、其余依次为“无聊”(35.4%)、“压抑”(31.4%)、“紧张”(29.4%)、“彷徨”(28.6%)、“郁闷”(27.4%)、“困惑”(25.4%)、“无奈”(25.4%);而充实、愉快和幸福则分别为26.2%15.4%7.4%

    这其中非常值得思考的是留学生身心状态的冲突现象,即相当一部分留学生在表面上“忙碌、紧张和充实”的同时,内心却倍感无聊、压抑、彷徨、郁闷、困惑和无奈。

   结合“心情不好或者压力过大如何缓解”的调查结果,选取“和中国朋友聊天或独自吃零食”(38%)、“向恋人或配偶电话/聊天倾诉”(37.8%)、“闷在心里不告诉别人”(29.2%),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和韩国朋友聊天倾诉”(8.0%)、“和韩国教授、同学倾诉”(5.6%)。这说明了留学生群体在紧张繁忙的学业之余,由于缺乏有效的压力缓解方式和渠道,另外加上强烈的自尊心所带来的好面子思想,不愿意或不好意思甚至不敢向身边的韩国朋友(包括教授和同学)诉说自己的困难,以求得帮助。

    由于交往模式、交往态度和交往习俗差异,导致不少中国留学生不能跟当地人进行良好的交往,使他们产生诸如无助感、孤独感和负罪感等负面情绪。调查结果显示,在韩中国留学生对“和自己周围韩国同学的关系”回答为“非常亲密友好”仅占12.4%,尽管回答“很糟糕很紧张”的比例也非常低,仅有1.4%,但选择“不好不坏”的超过了一半(56.4%)、“非常一般”超过了四分之一(26.2%)。由此看出,中国学生和当地韩国师生的交际情况不令人满意。中国学生“与韩国同学相处时的内心感受”的应答结果中,将近一半的同学选择了“内心有隔膜感”(44.2%),依次为“非常拘束紧张”(32.4%)、“小心翼翼”(22.8%)、“舒服自然”(22.6%)、“疲惫厌倦”(22.6%),“友好亲近”仅仅为10.4%。由此可见,在韩中国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印证了在韩中国留学生尚未很好地完成社会文化适应的观点。

  文化融合是指个体与其他文化群体成员持续的接触之后,内心体验到的心理和个人行为的变化。跨文化适应与文化融合联系密切,主要涉及进行跨文化接触的人的行为与心理的变化。文化融合细分四种模式(整合模式、分离模式、融入模式、边缘人模式)。具体到调查样本中的中国留学生而言,大致可以划分为“整合∶分离∶融入∶边缘=2521”的比例,即留学生的文化融合形态整体呈现出一个“梭形”结构。

  问卷调查结果和日常对留学生的观察结果非常吻合:大部分留学生还是停滞于“分离模式”阶段,学习和生活乃至日常娱乐各个圈子里全是和自己具有一样背景的中国同胞,没有融入当地的主流文化圈子,即使面对韩国文化体系里的一些优秀部分也是不屑一顾,丧失甚至拒绝了本可以学习、发现和吸收国外优秀文化精华的机会。从海外留学的自身价值来看,也就失去了远离父母亲人、不远万里、花费昂贵地来到国外留学深造的根本初衷。

   综上所述,持有融入和整合态度的留学生群体的社会文化适应的水平最高。采用整合态度的留学生群体要比采取融入态度的留学生所遭遇的心理适应问题少,因为他们对所在地的文化期望相对理性和客观,摒弃了很多盲目性的感性思维因素;其次采取分离态度的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水平整体较低,留学幸福指数和生活幸福指数,即心理适应水平要低于持有整合态度的留学生群体。

    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

   留学生群体在同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表层、最易感觉到的就是来自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转变,这些变化会影响留学生群体的心理适应状况。与此同时,中韩两国地理位置毗邻,文化同宗同源,社会的文化主体同属于传统的儒家文化圈,导致社会文化的拟合度即相似度很强,而文化的拟合度越高,即两种文化越接近或相似差异越小,所导致的文化适应也就越难分辨。

    再加上留学院校对留学生日常管理服务不到位,教育教学辅助服务设施提供不足,留学生心理辅导、课程指导效果不佳以及留学文化氛围淡薄等多层面的原因,直接影响甚至阻碍着广大在韩中国留学生的文化适应和顺利完成学业的留学目标。

    当留学生日渐熟悉留学所在地周边生活环境之后,所在地的主流媒体(网络、电视、报纸等)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态度,及其带来的社会民众文化歧视与误解和偏见等,对留学生的心理与社会适应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提升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思考

    基于这一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提升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从留学生自身,要做好面对跨文化适应的心理准备,积极了解和学习以及适应当地文化,组建新的社会支持系统和社会支持网络,慎重、广泛而有选择地结交朋友,不能局限于中国同胞,处理好朋友圈子的类型和层次以及来源组成。遇到文化价值观矛盾甚至冲突时,坚持求同存异的观点,用开放的心态和豁达的胸怀去面对可能遇到的文化冲击现象,包括信息不对称,缺乏了解所导致的误解、偏见和歧视等负面影响,不进行无谓的正面争执和纠缠。增强文化交际和沟通以及理性判断能力,不把负面情绪符号化和模式化,遇到问题多从自身交际能力和方式寻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将责任和过失推到对方身上。

    其次,从家庭层面,首先,做好孩子出国学习深造的前期适应准备工作,广泛收集和了解熟悉留学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人际交往、社交礼仪、校园文化、学校课程设置与教育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特点、当地人的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针对孩子自身心理和性格及年龄结构、就读专业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特点,做好可能发生的文化适应和心理调适方面的积极应对。其次,家长要借助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积极学习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相关知识,做好孩子的心理支持后盾。当孩子在异国他乡遇到文化冲击和文化不适应状况时,借助网络视频、电话、邮件、博客,以及网络聊天工具,耐心倾听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境况,积极引导孩子主动走出个人狭隘空间,主动增强自身跨文化适应能力。

    第三,广大海外留学生社团组织作为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得力抓手,应不断加强和当地高校学生服务管理和咨询部门的友好联系,组织当地文化体验活动,邀请跨文化交际适应方面较为成功的留学生代表同刚入学的留学生新生同学交流自身心得体会,或者邀请主要高校的中文系教授或同学,针对留学生日常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文化冲击类型和具体问题,开设留学生跨文化交际适应的专题讲座。另外还可利用社团组织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积极组织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留学生,通过开发问卷,实证调查、个案访谈、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方法加强研究留学生自身跨文化适应的内部因素。

 

 


 

    第四,从留学生就读的高校和师生层面上,需要积极营造“友好、尊重、平等、包容、互动、开放、多元”的留学文化体系,树立国际化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理念。从学校的行政服务方式到教授教师的课堂授课、论文指导、日常关心和同学的学习互助、集体学习讨论、项目课题完成;从学校餐厅饮食到图书馆信息查询、网络选课系统、银行邮局服务以及留学生活动空间、宗教文化以及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着手,尊重留学生自身文化价值体系,借助文化体验和留学生文化主题活动(艺术节、文化节、饮食节、服装节)及学术活动等形式,营造跨文化交际氛围,提供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生活空间。

    一个青年学生跨出国门,既要掌握学校乃至所在学科专业的原则性制度文化,又要根据不同的情景做出准确判断,最难的就是有机地平衡所在地文化价值标准的普遍适用性和因时而异的操作灵活性。要做到这样不是易事,是人一生中间需要不断追求超越与提高的过程。留学生在海外学习与生活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具备自我调适和学习融入与平衡多种文化的能力,这种能力与其他后天习而得之的能力一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不断观察、体会、感悟、学习、调整和实践锻炼而来的。(作者系韩国延世大学教育学科教育行政学博士、研究员)







【首页】  【返回】

菲律宾中国留学生联合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圣辉友联

联系电话:0063-2-3547560 E-mail:flb9980001@qq.com

联系地址:菲律宾马尼拉市荫美沓区娜地威.洛佩兹街1111号金盛大厦2209室 邮编:15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