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新闻中心
让亿万青年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作者:慎海雄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浏览次数:5022次 更新时间:2014-07-22 18:35:14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点燃了亿万青年心中的梦想。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美好愿景,激励着当代青年为人生的目标而奋斗。正如习总书记所深情阐述的,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让梦想照进现实,就是要给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门,让创新创造的空间更宽更广。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曾讴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确,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青春岁月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青年人才始终是一个社会最活跃的创新力量。“自古英雄出少年”,当代青年人才已经历史性地担当起实现中国梦强大生力军的使命,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必将以宽广的思维、厚实的知识、充沛的精力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动力,为中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带来蓬勃朝气。

 

 

      据统计,我国14-35岁的青少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长年稳定在三分之一以上。联合国儿基会有关专家曾指出:“从中国的总体经济稳定发展角度来看,青少年至关重要……如果我们不为他们人生中的第二个10年全力以赴,那么我们为他们人生第一个10年所付出努力的成果就会大打折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在深刻影响我国的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也明显地从力气活儿需求为主向高附加值的技术用工转变。如何确保那些将成为新一代劳动者的青少年掌握数门看家本领或一技之长,成长为素质更高、视野更广、技能更强的现代化、专业化人才,最大程度地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之所需,已经成为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大基础性战略。

      在中国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阶段,习总书记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不仅阐明了职业教育在中国经济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发展路径,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更为当代青年成功成才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看,经济结构的调整,本质上也是人才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我们劳动力的素质、结构等都要同步调整、与之匹配,而职业教育对此责无旁贷。可以这样认为,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抓紧培养一批又一批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课题,也是事关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可否持续、我国的核心竞争力能否不断壮大的长远之计。

       两年前,浙江省开始每年出资选送100位优秀技术工人出国“镀金”。来自杭钢的技术工人倪国明在参观一家生产汽车信号接收器公司时,发现很多“中国造”产品,有电子元器件、塑料机壳等,但价格低得可怜,100个电子元器件才卖1欧分!而这批初级产品经过德国技师的组装和精加工,可以卖到60欧元!“这究竟是为什么?”倪国明之问,道出了我们的一个深层次问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已经上升到第2位。在世界赞誉“中国奇迹”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尽管我们是出口大国,但多数行业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大部分是通过廉价劳动力获得的微薄加工费,高附加值的那一块往往没有我们的份儿。究其根源,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背后,恰恰就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紧缺,而这就迫切需要职业教育的升级。

 


 

       近年来在沿海和其他地区出现的“用工荒”中,技术工人奇缺的问题也从侧面说明了问题。每到春节前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一些企业为了招到技术熟练的电焊工、纺机技师等急需人才,轮番竞价,有些行业技术工人的月薪甚至高达数万元。即便如此,依然是“光膀子”的农民工遍地皆是“找工难”,有技能的熟练工凤毛麟角“招工难”。“用工荒”的实质是结构性用工紧缺,表明职业教育的紧迫性。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呼唤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时刻。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精神,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现实需要,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让广大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能就业、就好业、有奔头、快致富的有效方法,更是人尽其才、让广大青年享有人生出彩机会的重要途径。

      国际竞争力强的国家,一般都有着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其中职业教育占整个中高等教育以及研究生阶段教育的比重都在70%左右。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表明,没有一支一流的高技能的劳动力队伍,就无法支撑一国一地区的实体经济向高精尖跨越,更谈不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德国前总统赫尔佐克曾指出:“为保持经济竞争力,德国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博士,而是更多的技师。”半个多世纪前,德国就出台了《职业教育法》,明晰政府、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和企业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上的职责。欧债危机中,注重实体经济的德国在欧元区一枝独秀,德国制造业的强大,得益于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出大批技术精湛的产业工人。我们一定要以人为镜,增强使命意识、危机意识,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培养起千千万万技能型的现代劳动力大军,使“中国制造”尽早实现向“中国创造”的飞跃。

      振兴职业教育,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更要把钱用在刀刃上,加强监管,加强绩效评估。同时,要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各行各业平等公正的良好风气,职业有分工,地位无高下。技术工人受尊重,职业院校就不愁生源。更进一步,要通过改革收入分配,让技术工人享有体面、令人羡慕的待遇。可以说,职业教育真正迎来春天之日,就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成功之时。

      今天,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蓝图已经绘就。各地各部门要深刻领会、切实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以时不我待的精神风貌,突破观念束缚和制度桎梏,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将“行行出状元”的理念播撒到全社会,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化为生动的实践。

【首页】  【返回】

菲律宾中国留学生联合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圣辉友联

联系电话:0063-2-3547560 E-mail:flb9980001@qq.com

联系地址:菲律宾马尼拉市荫美沓区娜地威.洛佩兹街1111号金盛大厦2209室 邮编:150019